2023-12-14 政治制度与变革
在宋代文人的许多诗词或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非常喜欢吃肥肉,比如北宋众多宰相之一的张齐贤,他在做官前就因为穷和馋,经常一顿都要吃上好几斤肥肉,而做了宰相之后,就被时人称为“饭桶宰相”。欧阳修的《归田录》中是这样描写的:“张仆射(张齐贤)体质丰大,饮食过人,尤嗜肥猪肉,每食数斤。”
此外,宋人在招待贵客时,常恐其(食物)不肥,换句话来说就是怕肥肉不够,怠慢了客人。南宋诗人刘克庄就曾在《三和二首·其一》中写下:“山下鸱肥聊共饱,堂中羊美得常餐。”
之所以在宋朝这个美食鼎盛时期,宋人这么钟意鲜美多汁的肥肉,就是因为肥肉比瘦肉给予人们的能量要多,吃了肥肉能更顶饿,这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肥肉比瘦肉在口感上要更加鲜美,一口下去都是汁水,非常解馋。再则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人们还发明了这样一道荤菜,名叫熝肉(“熝”通“熬”),所以熝肉又叫做熬肉。
这道菜的做法在宋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是有具体描写的:“解开熬肉裹儿,擘开一个蒸饼,把四五块肥底熬肉多蘸些椒盐,卷做一卷,嚼得两口。”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肥肉的诗,宋·刘克庄《三和二首·其一》:“厨人无职主君闲,春日惟供菜满槃。山下鸱肥聊共饱,堂中羊美得常餐。遍尝忧患肱三折,已过光阴指一弹。老去有巾宜漉酒,笑它楚客切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