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宋朝灭亡的秘密揭秘历史的惊天真相

2023-12-17 政治制度与变革

宋朝历史: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其历时三百二十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宋朝初创时期,为避免出现唐朝末年的割据现象和宦官的乱政,实行了以文抑武的政策,同时,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发展。然而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从此北宋灭亡。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但后期抗蒙战争连年,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南宋的都城临安,1279年,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自尽,标志着宋朝的彻底灭亡。

 

   宋朝灭亡时间

  北宋:1127年金兵攻占东京,北宋亡。

  南宋:1279年,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自尽,南宋亡。

   宋朝灭亡原因:

  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重要的原因包括:

  

  1. 政府采用以文抑武的方针,导致军队内部相互掣肘,动作缓慢,作战效率低下。
  2. 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削弱了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使中国南北方面对骑兵入侵时防御无力。
  3. 在联金抗辽、联蒙抗金上做出的决策失误,只顾到了辽(金)的强大,未能预见到金(蒙)的威胁。
  4. 统治阶层对军事缺乏了解,无能和不作为,导致开封防御战的失败。
  5. 皇帝昏庸,朝政内斗激烈,军费开支高,百姓负担沉重。
宋朝灭亡经过

 

  宋朝灭亡的过程与辽、宋、夏、金的并立以及蒙古族的壮大有很大关系。蒙古族的崛起实质上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在此背景下,不断的攻打南方的南宋和其他国家被统一成为了元朝。

   辽、宋、夏、金并立的过程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中原陷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动乱。同时,辽、宋、夏、金等政权在各自的地盘上相互竞争,直到金灭掉了北宋,才实现了整体的统一。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立于公元960年。在此之前的五代时期,后周的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推翻了自己的皇帝,并成为了北宋的第一位皇帝。之后,北宋平定了其他一些小国,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夏是一个在我国境内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主要统治区域在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西夏区域原本是唐朝用来养胡族人的地方,为了保持他们的军事实力而没有进行汉化。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了大夏,后与北宋发生冲突后废除帝号改称西夏国主。

  唐朝末期,契丹族开始凭借边防松弛时机不断掠夺扩张,导致实力不断增强。公元916年,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政权,取国号为契丹,后改名为辽。此时,辽政权已经与北宋政权形成对峙局面。

  金朝是一个由中国北方的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女真族的祖先早期生活在长白山和黑龙江流域,并长期受到辽政权的压迫和欺凌。因此,女真族开始叛乱,并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在公元1115年建立了国家,国号为大金,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至燕京(今北京),最终迁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金朝崛起之时,由于辽政权攻打北宋,北宋向金借兵,并在金朝的协助下消灭了辽。在此过程中,北宋几乎没有出过力,暴露了北方政权在军事上的不足。金看到了机会就一直向南扩张,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在这场战争中,金人洗劫了汴梁城,俘虏了徽宗和钦宗,北宋政权灭亡。康王赵构在南方称帝,建立南宋政权。

  此后,金朝与南宋发生数次冲突。南宋不断地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来抵抗金朝的侵略,唯一的结果是互相损失。直到1234年,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将金朝击败,结束了金朝的统治。

  金朝时期与南宋政权多次发生冲突,并对西夏政权加以压迫与控制,使得这三个政权在中国南北分立的情况下,金朝一直保持着霸主地位。南宋虽然试图通过军事进攻和北方远征来改变这种情况,但都未能奏效。

  蒙古族诞生于古老的室韦民族之中,早在唐朝时期被称为“蒙兀室韦”,原本在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南部生活。八世纪时,他们开始西迁,直到今天的蒙古国鄂嫩河和克鲁伦河流域,在那里被唐朝的燕然都护府所统治。此后,他们先后臣服于辽和金。蒙古进入草原后,开始过着游牧生活,除了蒙古部族外,还有许多其他大大小小的部落散居在草原上。其中塔塔儿在十一世纪就已经形成部落联盟,并且最为强大。蒙古部族的铁木真击败了塔塔儿、蔑儿乞等部族,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各部族贵族共同推举铁木真为蒙古人的大汗,并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又被称为大蒙古国。

   二、元朝的兴起

  成吉思汗即位之后,迅速向境外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旨在扩大蒙古帝国的疆土,并且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不断向境外发动扩张战争,一直到其去世前,成功攻灭了许多邻国,包括西辽、花剌子模、康里等,并且占领里海以北地区和俄罗斯,甚至攻入孛烈儿(波兰)、马扎儿(匈牙利)等地。在西南亚,成吉思汗将势力扩大到了今天的伊朗境内,攻灭了木剌夷,并且击败了黑衣大食(阿拉伯)。此外,蒙古军还攻陷了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城,使蒙古帝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

  成吉思汗将新占领的土地分配给了他的三个儿子,让他们成为这些领地的世袭领主。因此,蒙古帝国的疆土分成了四个地区,分别为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这四个汗国和蒙古汗国以及后来的元朝一直保持着藩属关系,这使得蒙古帝国成为历史上跨越欧亚大陆面积最广的帝国。

  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与金朝的关系愈发紧张。蒙古建国后,金朝拒绝承认,两国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金朝的强权地位受到了威胁。1205年至1209年,蒙古军三次进攻西夏,并迫使其称臣。1226年,蒙古帝国发动了对西夏的另一次战争,次年七月,成吉思汗去世,但蒙古军仍然秘密进攻西夏。不久之后,西夏皇帝投降被杀,西夏政权彻底灭亡。

  在面临蒙古入侵的时候,金朝的统治者采取了绝夏、攻宋、抗蒙的策略,结果导致了三面树敌,蒙古攻打西夏,西夏求援于金朝,但金朝视而不见,西夏最终加入蒙古与之联手攻打金朝,使得金朝处于西北两面受敌的境地。为了减轻压力,金朝将都城迁到汴京,并采取了弃北图南的战略,进攻南宋。这个策略结果导致金朝在北方与蒙古交错,南方与宋朝冲突,导致国土日蹙,国力日衰。1209年2月,成吉思汗发兵攻打金朝,1232年,金哀宗被囚禁,金朝灭亡。金朝灭亡后,宋朝准备接收洛阳等地,但蒙古军以武力阻止并决定在黄河淹没阻止宋朝军队接收领土。自此以后,南宋和蒙古开始了正面冲突。

   三、元朝和南宋的战争,决定两个统治者的生死存亡

  在1252年,忽必烈率领大军进入吐蕃,随后分兵三路进攻大理,国王段兴智逃离,最终在昆泽(今云南宜良)被俘,大理国灭亡。这场战争使得蒙古帝国统一了绝大部分的中国疆域,范围从今天的淮河至秦岭以北、甘肃、新疆、青海和云南。这场胜利形成了对南方频繁沿海城市的南宋王朝的包围态势。从此,元朝和南宋之间的冲突开始逐步升级。

  1258年,蒙哥汗率领三路大军攻打南宋,其中由忽必烈指挥进攻。1259年,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在与南宋秘密进行和平谈判后,停止了对南宋的进攻。

   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再次对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到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宋德祐二年)正月,元军逼近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临安城失守,太皇太后、皇帝被迫投降,并缴出了国玺。南宋的领土基本上被毁灭,元朝几乎掌握了整个中国。虽然像文天祥、张世杰这样的抵抗力量在南方继续抵抗,但是他们最终无力回天。到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的厓山之战,南宋的残余势力也被消灭了。

  

 
  • 共2页:
  • 1
  • 2
  • 下一页
公元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族,建立了蒙古国。铁木真率领军队不断向外征战,先后灭亡了西辽、西夏、金政权等。公元1271年,忽必烈宣布建立元朝,定都北京,次年灭掉南宋,正式统一了中国。

 

   补充说明:宋朝灭亡于厓山海战

  厓山海战于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兴二年二月初六)爆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南宋王朝最终在这场战役中被消灭。当日清晨,元军统帅张弘范率领水陆兵马二万人(其中包括蒙古军1000人、汉军1.9万人)、战船600余艘,分成四路攻向南宋最后的据点厓山,并对南宋朝廷发起了总攻。宋军主将张世杰等誓死不降,率领宋军(官员、士兵和平民约20余万人、战船1000余艘)坚强顽强地抵抗,最终在战斗力不敌元军的情况下战败,南宋王朝即将灭亡。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