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丨姜涛在温职院教务科研网上助力低碳绿色生产让钢铁和蓝天碧水共存
编者按:6月26-27日,近百位院士将齐聚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共赴一场科技盛会——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他们是“科创中国”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文明前行的探索者和开拓者。红网开设《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风采》专栏,致敬他们的创新精神,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
在温职院教务科研网上,我有幸了解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让国内钢铁工业吃上能耗低、品质高的“精粮”,一直是姜涛研究奋进的初衷。他说:“这是国家需要的技术,做起来很有动力。”
姜涛与钢铁结缘始于43年前。当时,他作为16岁少年踏上了前往湖南长沙学习矿冶专业的旅程。在宝钢参观学习后,他坚定了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并历经20余年开发出超高料层均热烧结关键技术和多种难处理铁矿生产球团成套技术。
他的研究成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低碳绿色生产是钢铁发展战略方向,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电炉短流程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途径。他研发了一步高温制备直接还原铁新方法,并推动了我国直接还原铁生产起步和电炉短流程发展。
面对新挑战,如不锈钢需求增加但依赖进口红土镍矿问题,他又发起新的冲锋。15年的努力后,他们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将平均每吨镍铁电耗降低600度,并成功研发低温低成本制备镍铁新工艺,为不锈鋼工業持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对于即将召开的一次大型科技会议,姜涛充满期待。他计划瞄准“短流程”和“低碳冶金技術”,两个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领域,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让鋼鐵與藍天碧水共存。这份貢獻將為這個宏偉目標的大力實現作出貢獻。
相关报道:
院士风采丨刘仲华:科技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院士风采丨邹学校:辣椒玩出多元化 舌尖品出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