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航天员医生石仿佛在对病痛说你若在太空中出现我绝不让风险升到零
自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至今,3名航天员已在太空生活近一个月。地面上最关心他们的除了亲人,还有一群“航天医生”,石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副研究员,石一直是航天员身边的守护者,无论是在水下训练、载人低压试验还是组合体试验和外场试验,她总能以她的娇小身影出现。
然而,与在地面相比,在太空中的健康状况更让她担忧。航天员们像鱼儿一样在太空舱里游动,看起来新奇有趣,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如失重、噪声和压力变化,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比如空间运动病、减压病、睡眠障碍乃至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尽管在任务前有各种预防策略来降低疾病风险,但复杂的太空环境中仍然存在潜在健康风险。而且,由于意外或人类错误所引起的人为损伤,也可能对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造成影响甚至妨碍飞行任务。苏联曾经出现过三名航天员突发疾病而被迫提前返回的事故,这些都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必须避免的问题。
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时代,长期留在太空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发生了什么问题呢?没有医院可到,他们只能依靠地面的协助进行自救,而这需要一套完善的医学处置程序。如果说这是一场危险游戏,那么石就像是掌控着这个游戏规则的人。她开始修订空间站工程上的疾病谱,把国外历史上的案例与国内数据结合起来,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包括四大类90种疾病的一个升级版。
这样的基础给了医监系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同时她还制作出了一个10万字左右的手册,详细记录了从医学预案到药品指南再到实际操作流程的一切。在一次模拟验证中,一名宇航员突然晕厥倒地,不幸的是,他正好是在心肺复苏训练期间。这时其他两位宇航员迅速行动,将他固定好并进行急救措施,用除颤仪进行电击…… 这一切都是按照石设计好的23项医学处置程序执行的。
通过这些准备和训练,即使没有真正的地面医疗资源,宇宙旅行者也能做出正确反应,以保护自己及团队成员。而对于一般的小毛病,他们可以尽量治愈,不必紧急返回;对于紧急情况,则通过快速处理稳定或者缓解,从而减少返程风险。此外,她还担任乘组里的“专职”医疗人员,为每个宇宙旅者的健康提供即时服务。“我知道自己可以承受一些小困扰,但是对那些勇敢探索星辰的人来说,我们必须将所有潜在风险降至零。”她坚定地说。(占康 付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