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的标志赵楧宋徽宗之子在金朝国相斋宫凄凉离世
赵楧,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五子,以河南文化的标志而闻名,其生平简介如下:出生于政和五年(1115年),九月被赐名并授予官职,封为惠国公。宣和七年(1125年)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建安郡王。然而,在靖康之变中,他与父亲一同被俘,并在金朝国相完颜宗翰驻扎的斋宫中不幸去世。
人物生平
赵楧,政治上的角色
在九月二十日,父亲宋徽宗赐给他名字“赵楧”,同时授予检校少保、武安军节度使的官职,并将他封为惠国公。在宣和七年的第三个月里,加上开府仪同三司这个称号,并提升他的爵位到建安郡王。
靖康之变
当北宋灭亡的时候,在1127年的二月间,由于北宋无法按时支付所需的大量黄金作为抵押,因此金朝要求以皇室成员作为人质来偿还债务。这场灾难发生在正月十三日,当时所有皇室成员都必须列出他们每个人的姓名、年龄以及官职等信息,这些信息后来被记录成《开封府状》。
二月初七日,随着家族的一部分离开了城池,他们前往由金朝国相完颜宗翰所指挥的两处营寨——青城与刘家寺。在那里,他们住进了一座斋宫,那是他们暂时居住的地方。
去世事件
在那座斋宫里,不幸地有几个人因病或其他原因去世,其中包括了赵楧。他去世的事情是在二月十五日发生的,而他的死讯没有立即公开透露。据说,他的一位异母兄长,即相国公赵梴代替了他担任建安郡王,同时继续随父兄一起向北方迁移进入金朝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