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小故事苏轼的智慧与离世如何在千年后仍激励我们
在历史的长河中,苏轼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书画家和美食家的故事就如同一首永不消逝的赞歌。他的生平充满了波折与辉煌,他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邃的人生智慧,在千百年后依然激励着我们。
苏轼(1037-1101),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的典范。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天赋异禀闻名遐迩。在他的一生中,虽然经历了多次仕途变动,但他的文笔总是那般自如,与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让艺术表现得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曲方面,他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上,他擅长行楷书,有着丰腴跌宕之笔,让人感受到一种天真烂漫的情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列为宋四大家;而在绘画方面,他主张神似,不断提倡“士人画”,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
关于苏轼是如何离世,我们可以从他晚年的生活来窥见一二。徽宗即位之后,为了给予他一个安宁晚年,而将其调往儋州等地担任官职。但就在元符三年四月,大赦令下达后,又被重新召回朝廷担任朝奉郎。在归途中,由于健康状况恶化,最终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逝世,这个时候他已经六十五岁高龄。而最终被安葬的地方,是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那里的自然风光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愿望。宋高宗即位后,将其追谥为太师,并尊之以文忠这一高贵的封号。
至今,我们仍可看到许多纪念东坡先生的地方,如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等等,这些都成为人们缅怀他的方式。而这些地方上的语言也有一种特殊的方言——东坡话,它仿佛能够传递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这个伟大人物无尽热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