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切艺术形式普遍的悲剧赵栻宋徽宗之子靖康之变中的沉默英雄被押往金国
赵栻,宋徽宗的第十七子,在靖康之变后被押往金国。在这段历史中,他的生平与命运颇为凄凉。赵栻出生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他的母亲是杨贤妃。当时他才六月就已经降临人世,被赐名赵栻,并授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以及广国公的封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栻在政治上不断获得提拔。他先后被封为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并最终进封为和王,这些荣誉都在短暂的一生中交替出现。然而,靖康之变发生时,他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小男孩。
悲剧般地,一切美好的未来都因战争而告结束。在1127年的靖康二年,即金天会五年的二月丙寅日(3月20日),金朝南下攻取东京,掳走了徽、钦二帝,从此北宋灭亡。随着战乱的蔓延,赵栻及其家族成为了战争中的牺牲品。
他与父亲宋徽宗以及皇兄宋钦宗等人一起,被俘北上,最终抵达金朝都城上京。这一过程充满了不幸与悲剧,最终导致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猜忌和背叛。在这样的环境下,赵栻于天会六年(1128年)九月遭到其异母兄弟沂王·赵㮙谋害,当时他仅仅十八岁。
除了这些政治上的经历外,我们也知道他还有个未婚妻李舜英,她在靖康之变中跟随第五队人员北上之后,被分配给了金朝宰相完颜希尹。而且,在到达金国后,他还娶了一位刘姓女子并有了一女,但这个女儿直到1141年的嫁妆事宜才有所记载。
尽管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有片段信息,但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曾经拥有尊贵身份的人们,如同普通百姓一样,无力逃脱战争带来的苦难。他们被迫远离家园,与陌生的土地共度余生,而那些曾经光辉灿烂的地位和荣耀,如同泡影一般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