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总结钟南山院士的实事求是之旅
科研精神:钟南山院士的实事求是探索
在几十年的医学生涯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以其坚持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带领团队,不仅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而且为推动我国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疫情侦察监测能力和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不畏艰险,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在2020年1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清晰地指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这一发现极大地增强了公众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并促使全社会采取更加严格措施。在这场全球性的抗击战役中,钟南山不仅没有避开困难,更是亲自深入武汉调研,对新冠病毒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分析。这份敢于面对未知、勇于创新的人性光辉,是他作为一名医者的荣耀,也是我们共同学习的一课。
他的“敢医敢言”不止一次展现出来。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期间,他提出了并证实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为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他都坚持着“科研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的原则,用事实说话,从来不会半途而废。
早年留学英国时,他冒险往自己体内输入一氧化碳,以取得可靠实验数据;他也非常注重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结合起来,将治疗与科研融合,使得每一次攻关都是为了提高救治率服务。他的思路总是明晰而坚定,要打赢这场科技战,就必须双管齐下,一心两用。他曾说:“协同作战才是抗击传染疾病最好的出路”,这一观点在17年前的非典时期就已提出,现在依旧成为了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信念。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大流行防范和应对独立小组成员之一,钟南山参加了评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这次大流行,让整个世界都看到了一个真理——只有通过国际大协作才能有效地控制这种跨越国界的危机。正如他所说,“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我国科研攻关能力在战‘疫’中历经锤炼。如果说抗击非典时我们更偏重救治患者,此次战‘疫’中我们把科研攻关提升到与临床救治同样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