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魏云追悼会视频牛俊国回忆录
《牛得草:豫剧丑角的生平与艺术》
在河南省开封市出生的牛得草,原名牛俊国,是一位杰出的豫剧丑行演员。他的艺名“牛得草”源自他对戏曲事业的深沉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1947年,他在和平剧社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并在1954年加入黄河豫剧团,后来随团转移到鹤壁市。
从10岁起,牛俊国便投入到学戏的旅程中。他先拜师李小顺学习文丑,然后又向高兴旺、李同宾及京剧名丑萧长华等人学习,不断地博采众长,以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在他身上,官僚气息与乡土韵味交织在一起,使其技艺更加精湛且具有独特风格。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牛得草不仅唱念做舞都非常出色,而且还注重程式规范,同时力求贴近生活。他的人物塑造既有大家风范,又充满乡土气息。代表作品包括《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其中以《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最为人熟知。这部作品1979年曾经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一等奖,并被拍摄成电影,最终荣获第四届《大众电影》的百花奖和最佳故事奖。
香港《大公报》的记者评价他是“东方的卓别林”,而观众中的李春芳老人则赞赏说:“你演的丑角不俗气,看了余味深长。”面对这样的赞誉,牛俊国感谢并请教给他一个新的名字——“牛得草”。这个名字来源于侯、于、朱三个人的名字,他们各自拥有一份特殊的事物,而这正如同当时社会上的人们,在党领导下得到解放后的新生活一样珍贵。
从此以后,“牛得草”成为了一代 豫剧巨匠,其影响力远播中原,被誉为国家一级演员。在职业生涯中,他担任过鹤壁市豫剧团副团长和团长,并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劇協理事以及中国電影藝術家協會會員。此外,他还是鹤壁市劇協主席,对后来的许多青年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8年5月30日,由于病情恶化,“牛老师”逝世,在世65岁。尽管他的生命结束,但他的艺术精神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心间,为无数人带来了欢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