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名人郾明天下第一才子
郾明——汉桓帝刘志的生母,蠡吾侯刘翼的小妾。出身皇族,汉章帝刘炟的孙女、河间孝王刘开之女,本封平原王,后遭中常侍江京等人诬陷,被贬为都乡侯。永建五年(公元130年),其父刘开上书朝廷,愿分蠡吾县以封给儿子刘翼,得到朝廷同意, 刘翼于是受封为蠡吾侯。后来,为劉翼生下儿子劉志。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闰六月初一日,大将军梁冀毒杀汉质帝劉缵。同年闰六月初七日,由於梁妠与梁冀的支持,他被立為帝,是為漢桓帝,而由梁妠临朝听政。她追尊父亲劉翼为孝崇皇,并称其陵墓为博陵。在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她被尊为孝崇皇后,并获得了丰厚的礼遇和财富。
在她的葬礼上,她被安葬于博陵,与父亲合葬。她的一生受到许多正面的评价,因为她是位有德行和智慧的女性,在那个时代相对较少见。在《后汉书》中,她作为一个例子,被用来说明当时对于皇室成员死亡后的处理方式,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郾明去世的时候,其弟平原王劉硕主持丧事,用了东园制作的大漆画梓棺、玉匣、口含珠玉之器等来殁葬。她的安葬仪式参照恭怀皇后的旧制进行。而她的死讯传遍整个国家,不仅有亲属参与,还包括三百里内各国诸侯及官俸宫职二千石以上的人士,他们都参加了她的葬礼。
尽管郾明生活在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的时代,但她依然能够留下这样美好的形象,这足以证明她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这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一个特殊情况,即即使她们不是统治者,也能通过婚姻关系影响到帝国事务并享有一定的荣誉与待遇。此外,这也显示了当时社会对家庭伦理观念非常重视,即便是臣子的妻子,如果能生的孩子登基,也会受到相应的地位提升。
最后,由于郾明没有谥号,所以通常根据丈夫或儿子的谥号而称呼。在这方面,她是跟随着丈夫或者儿子的命运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身份,从小妾变成贵妃,再从贵妃变成太后的身份,最终成为了一名尊贵无比且深受人们赞赏的皇后的形象。这也是古代中国文化中关于家族和嫁入门家的制度所体现出的另一面,它强调的是家族血缘关系以及嫁入门家之后能够带来的影响力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