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皇帝与名人 > 国学机启子思新解

国学机启子思新解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出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寿终八十二岁。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接受了曾参的教导,从而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将其传递给孟子。因此,后人将子思和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在孔孟的道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史记·孔子世家》记录了一个错误,即误将子思的年龄记为六十二岁,而未详其生卒年。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孔鲤早已逝世,与孔子的时代相近。在儒家的发展历史上,子思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继承了中庸之德,又开启了心性论,为宋代理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北宋徽宗时期,被追封为“沂水侯”;至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尊他为“述圣”。

《中庸》,作为《礼记》的组成部分流传至今,其作者根据司马迁所说,当非战国时人之手作。此书强调人的贫富、国家兴衰都由天命决定,但人们应对天命做出正确反应,这就是道。道如同不可离弃的事物,如能修养得当,可以与天地相通。

书中提到的文王、武王及孔子的品行,都被视作典范。在讲述这些人物时,《中庸》强调他们的德行纯粹无瑕,同时也指出了文武双全的重要性。而对于孔子的评价,则达到了神化程度,将他描绘成能够配得上宇宙和万物这一极高的地位。

此外,《中庸》还讨论到君子的行为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不必急于求成,每个人都应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来生活,不要过分要求自己,也不要埋怨他人。这体现了一种顺从自然法则、尽己所能的人生态度。

汉代已经有关于《中庸》的解释问世,而南北朝期间,有多部注释本出现,其中包括戴颙撰写的《礼记中庸传》等。不过,这些作品随时间推移而失传,最终的是朱熹在南宋期间,将《中庸》与其他三部经典一起编纂成为著名的四书,并加以注释,使其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教育中的核心之一。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皇帝与名人 明朝皇帝世系表...
从朱元璋到崇祯:明朝的开端与奠基者 朱元璋,字待访,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在1356年发起了对蒙古、宋、金等政权的大规模反抗,...
宋朝皇帝与名人 明朝十六帝的辉...
谁是第一个建立了明朝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以其文化、艺术和经济的繁荣而著称。然而,这一切都始于朱元璋,他是建立了这个伟大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起初...
宋朝皇帝与名人 元朝风俗-锦绣...
元朝风俗 锦绣河山下的蒙古风情:探究元朝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艺术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为当时乃至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作为一个...
宋朝皇帝与名人 中国朝代顺序表...
中国朝代顺序表完整:历史长河中的帝王轮回 在漫长的历史时光中,中国曾经历了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制度。以下是对中国各个主要朝代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