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绘声绘影陈希曾的京剧盛宴
在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陈希曾的家中弥漫着京剧的魅力。自幼,他就被祖辈们的歌声和戏曲深深吸引。在小学时期,随叔父学习老生唱腔,在初中时期,则是向著名剧评家苏少卿先生学习戏曲艺术。高中阶段,他前往程君谋先生那儿学艺,这位“汉口谭鑫培”之称的老师,对他在谭派唱腔尤其是发音吐字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陈希曾对余派情有独钟,他不仅听遍了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而且还利用一切机会寻访余派名师。在南京期间,他结识了刘叔诒先生,并得以成为江苏戏校京剧系系主任刘叔诒先生的一名学生。每个星期天,陈希曾都会去向他的老师请教,不仅要掌握音韵,还要通过书籍《京剧字韵》、《京剧声韵》等深入研究,以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12岁登台演出至今五十多年来,陈希曾一直未间断对京剧的热爱与探索。他不仅向辅导老师白玉英、林澄伯学习,还专程前往马宝刚老先生处学习身段技巧,以求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此外,他还演过多种角色,从老生到丑角,再到操琴和司鼓,以及昆曲,都留下了痕迹。退休后,他还担任了一批票友学生的教师,并被上海顺昌路第二小学聘为特色班的京剧教师。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陈希曾先后担任上海五里文化中心京剧队负责人,并接受过上海东方电视台与上海有线电视台卢湾新闻两次专题采访,其所做栏目均成功播出。在这二十年的黄金时代里,他在南京度过,那里的生活和文化都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因此,被上海票界亲切地称为“南京余叔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