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京剧陈希曾的票友之旅
在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北京,陈希曾的家中弥漫着京剧的气息。自幼,他便被这门艺术深深吸引,与家族中的票友们一起聆听那些悠扬的曲调和激昂的情感表达。小学时期,他跟随叔父陈顺孙学习老生戏路,而中学时代,则是向苏少卿先生这位著名剧评家学习戏曲技巧。在高中阶段,程君谋先生,这位誉为“汉口谭鑫培”的艺术大师,也成为了他的老师,他们对他在谭派唱腔尤其是发音吐字方面给予了宝贵的指导。
然而,余派却占据了他的心头,那些由余叔岩演绎出的角色,如同梦境一般萦绕于他心间。他不仅翻来覆去地聆听余叔岩的唱片,还努力寻访能教会他余派技艺的人物,最终结识了刘叔诒先生,这位名教师不仅成为他的导师,更聘请他担任江苏戏校京剧系系主任,使得陈希曾有机会在南京进一步学艺。
在那里,他利用周末时间向刘先生请教,不断探索京剧背后的音韵之美,对《京剧字韵》、《京剧声韵》等书籍进行细致研究,并且经常向作者苏雪安先生求教,以确保自己的理解与实践相结合。刘先生所展现的白口功底,如同一面镜子,让陈希曾不断追求完美,从未间断过对京剧的热爱与探索。
五十多年的岁月里,他以十二岁登台票戏为起点,一直到退休前,都没有停止过对京剧技艺的一丝不苟。而在此期间,他还接受了一系列老师的大师课,比如白玉英、林澄伯,以及马宝刚老先生关于身段功夫的指导。这一切都让他学会了各种角色,从老生到花脸,再到丑角,每一项都像是一次新的挑战和享受。
除了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外,陈希曾还涉足音乐领域,学会了操琴与司鼓,并尝试学习昆曲。这份广泛而丰富的情趣也体现在教学上,在上海顺昌路第二小学担任特色班教授 京剧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他还担任上海五里文化中心京劇隊负责人,被邀请接受东方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各两次专题采访,其所做栏目均成功播出。此刻,在人们眼中,“南京余叔岩”已成为了他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