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的黄梅歌声徐代泉的音乐传奇
在安徽省艺校学习期间,徐代泉凭借其拉二胡的高超技艺,以独奏《良宵》考入了该校。虽然他对庐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功底,但学校却在毕业时撤销了庐剧专业,这让他的梦想受到挫折。然而,学校领导的一番话让他心服口服:“我们是要为庐剧留一个种子。”尽管这个种子没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但这段经历成为了他后来转向黄梅戏创作道路上的重要启示。
为了尽快掌握黄梅戏音乐,徐代泉采取了一些不寻常的手段。他与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不仅听老师讲解,还亲自记谱。这份勤奋和坚持最终帮助他迅速适应并掌握了黄梅戏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成为了一名多产且卓越的作曲家,为60多部教学剧目提供了音乐支持,并涉及到多种不同的剧种。
除了教学和创作之外,徐代泉还致力于研究工作。在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副主编期间,他主持编纂了“泗州戲”、“安慶彈腔”劇種篇,并获得“編纂成果二等獎”。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也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视角。
至今,65岁高龄的徐代泉仍然保持着其对于艺术追求的一往无前的精神。他曾任安徽艺术学校、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戲音教研室主任近20年,现在则作为中国戲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继续传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