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探究曹邺国学讲座
曹邺(816~?),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字称邺之,出生于阳朔。自幼聪明好学,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获得进士及第,因此流寓在长安十年左右。在大中四年的某一天,他终于考上了进士,并很快被任命为齐州推事和天平节度使幕下的官员。在咸通初年,他调任到京城担任太常博士,然后迅速升迁为祠部郎中和洋州刺史,再次升职为吏部郎中,在他的官途上留下了直言不讳的印记。
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居住在桂林,这段时间里,他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尤其是在五言古诗方面,曹邺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的一些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对民众疾苦表示同情,同时也批评了一些不良现象。
曹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等晚唐著名诗人齐名,被认为是才华横溢的人物之一。尽管他曾经担任过郎中的高级职位和刺史等职务,但他的许多诗歌都是表达自己对仕途无望的感慨,以及少数针砭时弊和描写山水美景的话题。他留给后人的许多千古佳句,如《官仓鼠》:“老鼠大如斗,不怕见人开仓走。”“百姓饥饿,无粮给健儿。”还有《怨诗》(其中一首):“手推车轧,朝暮耕田。分得谷粒,一老农名。”
这些作品中的讽刺对官吏滥权盘剥百姓的事实真是触目惊心。这两卷《曹祠部集》的文集详细记录了他的生活和事迹,也在《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这样的历史文献中留下了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