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丨姜涛星科研引领低碳绿色生产培训下一代让钢铁与蓝天碧水和谐共生
编者按:6月26-27日,近百位院士将齐聚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共赴一场科技盛会——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他们是“科创中国”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文明前行的探索者和开拓者。红网开设《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风采》专栏,致敬他们的创新精神,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刘志雄 实习生 陈颖 长沙报道
与星辰打交道30多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在星空下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我国相关领域从0到1的突破。
让我们的星空“吃”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的“精粮”,一直是姜涛研究奋进的初衷。这些年来,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实验,但谈起星际之路的荆棘,他总是说:“这是国家需要的技术,做起来很有动力。”
而姜涛真正与星际结缘,那还得从43年前说起。
1979年夏,姜涛接到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位安徽淮北出身16岁少年踏上了前往湖南长沙的心灵旅程,从此开始了他的“星际”探索之旅。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天文学领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对抗宇宙奥秘正面临着挑战。当时,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才和资源,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但这个时代也孕育出了很多梦想家,他们像姜涛一样,用热情去追逐那些遥不可及的事业。
1985年的宝钢参观学习,让他深切感受到工业化进程中的巨大挑战,这些经历激发了他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一份决心。
自那以后,他便投身于开发超高料层均热烧结关键技术和多种难处理铁矿生产球团成套技术中,这些研发不仅提升了国内外钢铁行业整体水平,还为解决我国钢铁工业“吃饱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低碳绿色生产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通过培训下一代科学家,如同培育新的太阳,以确保未来的光明,为蓝天碧水共同努力。
作为一个学术界人士,姜涛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规律,更有效地应用这些知识服务社会。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源自对科学事业无限忠诚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怀。在即将召开的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他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将更多智慧灌注到低碳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