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桐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九子靖康之变后北上入金探索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历史隐喻
赵桐,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子,生于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八月。十一月,他被赐名为赵桐,并授封保庆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的官职,同时获得仪国公的封号。靖康之变后,他与父亲及其他皇室成员一起被俘北上,被押往金国。在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他与家人被迁徙到韩州,而在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他们又被迁至金国五国城居住。在这段时间里,赵桐的去世时间以及他的亲生母亲并未有确切记载。
人物生平
赐名进封
赵桐出生于宣和三年(1121年)八月。
十一月二十日,由父親宋徽宗所賴命為“儀國公”,並授予其“保慶軍節度使”、“檢校少保”的官職。
《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四·親王九·進拜九中記載了這次冊封。
靖康之變
1127年的正月十三日,因金朝要求以人代替物支付抵押款项,最後決定將皇室成員送往金朝作為人質。
北上入金
三月二十七日,金軍撤退後,3000多名北宋人員與4000多位宗族成員等共5000多位百姓男女、外國人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三千余人,以及百姓男女不下十萬人分七隊押往上京。
最后,在天會六年(1128),他與家族成員來到了韓州,在天會八年(1130),他們再次遷移到了五國城居住。他在五國城有一子,但史料無明確記載其母身份或去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