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钟南山院士的科学追求实事求是不畏艰难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钟南山院士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和创造
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始终坚守在治病救人的一线。 他带领团队探索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为推动我国建立公共卫生防治体系、提高重大疫情侦察监测能力和效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颁“共和国勋章”后,钟南山主动请战,“要继续在呼吸系统疾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上为祖国贡献力量”。 “敢医敢言”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84岁的他毅然“逆行”,前往当时的疫情“风暴中心”——湖北武汉。
连续3天奔走调研,钟南山逐渐摸清了新冠病毒的“脾气”,并和专家组快速及时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1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明确提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随后,他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在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不但挽救了众多生命,也有效遏制了国内疫情,并推动复学、复工、复产顺利有序开展。
对所有的攻关项目和重点病例,他都要求自己掌握最详尽的资料。 钟南山的“敢医敢言”已不是第一次。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当其他专家认为衣原体是主要原因时,他站出来提出了非典可能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这一发现为当时的大规模隔离行动提供依据,从而有效控制住了非典流行。
用事实说话,是他的生活哲学。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往自己体内输入一氧化碳,以验证实验数据准确无误。这份对真理不懈追求,被誉为他的一生精神财富。同时,他也极力主张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只有这样,可以更快地找到治疗方案,并把成果转化为实际帮助患者的手段。
面对全球性的健康威胁,如今或未来的任何一种传染疾病,都需要国际大协作来共同应对。他曾经说:“如果没有国际合作,我们就无法打赢这场战斗。”因此,无论是在抗击非典还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他一直都是倡导国际合作的人物,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直以来对于人类共享知识资源,对于跨越边界分享信息和经验深信不疑。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员之一参与评估全球应对COVID-19措施时候,他再次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公民科学家的角色。”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那位以严谨态度闻名的大夫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权威,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实践者,一位不断在现实问题前展开斗争的人类英雄。而他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在每一个为了人类健康而奋斗的人的心中,以及每一次成功克服难题后的胜利之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