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驾驶b2轰炸机穿越天际留下一道道巨大的飞行痕迹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巡航
李烈钧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李烈钧,历史上评为李烈钧,历史李烈钧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李烈钧,别名: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国籍:汉族。
出生地:江西武宁
出生日期:1882年
逝世日期:1946年
职业: 军事家
代表作品:
《孙大元帅戡乱记》
《李烈钧将军自传》
军衔: 国民军陆军二级上将
早年生活:
父亲是参加过太平天国太平军的人物,他经常向他讲述太平天国起义经过和在帝国主义与满清军队联合进攻下失败的历史。母亲杨氏知书史,经常教他学习古文。
加入同盟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经张断、王侃介绍加入同盟会。
通电反袁:
1913年5月5日,与湖南都督谭延闿、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袁世凯与五国银行签订大借款,并公开指出袁世凯为剌杀宋教仁的罪犯。
赴欧考察:
未有详细资料显示 李烈钧曾赴欧考察,但根据当时的情况,可以推测他可能在其留学日本期间接触了西方的现代化理念,这些理念对他的后来的政治活动产生了影响。
再次反袁:
1913年的七月,在讨袁会义中,被公推为讨袁总司令。他宣布独立,并发布讨袁檄文,对 袁世凯进行批判并号召全国人士起来反抗帝制复辟。
运动:
1911年的秋季,由于武昌起义胜利后的动荡局势以及九江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九江军政分府的事变,他被推举为海陆军总司令。在此过程中,他领导部队占领长江要塞金鸡坡炮台和马当炮台,将长江防线拦腰截断,从而阻止了清海舰队由武汉顺水东驶上海的行动。这一行动成功迫使清海舰队宣布起义,从而改变了整个战争局势,为中央政府赢得了关键时间以稳固统治基础。
北伐战争:
作为孙中山第二次政府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参与组织北伐,以打败陈炯明等敌对力量。但具体情况不详,因为这段时间内没有关于他的直接记录或描述。
主张抗日: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当蒋介石准备抵抗日本侵略时,他致电蒋介石主张尊重言论自由改良,一致抗日,但具体作用不明确,因为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之中,无力有效抵御外来侵略者。此外,由于个人健康状况恶化,一直患病休养,没有能够积极参与国家的大规模抵抗运动。
西安事变:
1936年的12月12日至13日发生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即便是在激流勇退的情况下,也没有关于他的直接干预或影响,因为那时候他已经因健康原因远离政治舞台多时,不再是主要政治人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