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名将100大名将赵肃侯战无不胜的前329年英雄
赵肃侯——筑长城,抗敌于南北边疆,漳水滏水间立防御
赵肃侯,嬴姓赵氏,以语为名,是赵成侯之子。父亲在位时,将儿子立为太子。二十五年(公元前350年),父王去世,兄长赵緤与太子争夺君位,但最终失败,被迫逃奔韩国。于是太子即位,是为赵肃侯。在夺地平叛的初年(公元前349年),他夺取了晋君的封地端氏县,并将其迁至屯留。
次年的阴晋会见(公元前348年)中,他与魏惠王达成了某种协议。此后,在第三年的内乱中(公元前347年),他的弟弟赵范发动叛乱,但被派兵所败而死。这场战斗不仅巩固了他的统治,还展现了他作为一国之主的决断力。
随后,他又踏上了征战诸侯的道路。在第四年的朝见周显王之后(公元前346年),他在第六年的高唐战役中攻占了齐国领土,而在第七年的首垣围城战役中则是对魏国的一次挑衅。十、十一和十五到十七岁期间,他分别联合齐国对抗魏国,并修建寿陵,以及修筑长城以加强边境防线。他还曾下令挖开黄河大堤,以淹灌齐、魏联军并成功击退他们。
然而,在接近晚期的二十二岁时(公元前328),他的将领遭遇失利,一部分土地被秦军占据,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也预示着新的战争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