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国学巨匠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后世学者的学习之路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出生于山东曲阜,是孔子六十四代孙,以诗人、戏曲作家著称,被誉为“南洪北孔”,与《长生殿》作者洪升齐名。
【事迹】早年生活中,孔尚任在三十七岁前主要致力于养亲和阅读。他接触了许多南明遗民,并从他们那里获取了大量关于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资料和李香君传说,这些都激发了他创作反映南明历史的戏剧《桃花扇》的想法。他在这时期只是勾勒出了剧本的大纲,但并未进一步发展。
后来,康熙帝对他的才华印象深刻,便破格授予国子监博士职位,让他赴京就职。在江南治水期间,他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情形,与有民族气节的明末遗民交往,使他对南明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时,他积极搜集素材,为《桃花扇》的构思添砖加瓦。最终,在康熙三十八年的五十二岁时,他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这部杰出的作品。《桃花扇》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而且流传至远方地方,如湖北鹤峰县,即使是“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也能听到它的声音。这部作品让孔尚任一举成名,但也因其内容而遭到排斥,从此他被免去职务。
晚年,孔尚任返回家乡隐居生活,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去世。那一年,他享年七十岁。在他的文学事业中,还留下了一批其他作品,如与顾采合著的传奇《小忽雷》,以及诗文集如《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这些都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