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曲界的巅峰之选陈素真名列第一秦雪梅吊孝一出全场倾心为豫剧增添了无数光彩
陈素真:这位一生坎坷的“河南戏剧界领袖”、荣获“豫剧皇后”的殊荣,曾在兰州、邯郸等地演出,最终定居天津,成为了一位外省的“河南梆子大师”。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可能,只有陈素真知道。陈素真是个不会屈服、不会低头、不会说空话,而又坚韧不拔的“现实主义者”。观赏河南戏曲界,你会发现满园都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们既精通技艺,又性格温和,彼此都赞美着,不禁露出笑容,看似是一群完全相同模样的产品。“豫剧皇后”居住在天津,被当地民众如同珍宝般保护着,这种说法岂不是充满讽刺?陈素真的漂泊,是当年河南宣传文化部门领导责任所在,也有一些在领导面前特别受宠爱的演员暗中作祟。八十年代,“五大名旦”的确立,陈素真名列第二。这是河南省部分领导认定的结果。不过,还要提及的是,当常香玉去世后,对常先生贡献给予了最高荣誉——人民艺术家。不久,就有一些复杂的人开始声称常是“豫剧皇后”,最终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看到这些时,我感到恶心。我常会想,我这人就够不怎么样了,写不好文章,还一直写下去,有时会感到羞愧感。看来,有些文人,比我还要无耻。一点戏曲基础的人都知道,从早期起,陈素真就已经被观众尊称为“豫剧皇后”,并且她是第一个将唱片录制出来的人。在那个时候,那可是正规市场经济体制,全凭市场原则运行,即便上海百代公司主动到开封请她吃西餐,又给钱,又让她录唱片,这说明了什么?这是对她的认可!他们看重的是她的艺术成就。艺术与时间紧密相连,就自然而然发生变化。我喜欢陈素真,一方面是因为她的独特艺术风格,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本人的高洁品质。陳素真的艺术卓越无比,无人能及;陳素真的个性独立自持,无人能望其项背。在1994年回乡担任一次豫剧丑角比赛评委期间,她病逝于郑州,那时候前来吊唁的人,只有中青年演员、粉丝以及一些文艺工作者,大师级别的人物中没有一人参加致意,这就是嫉妒啊(崔兰田老师对陳敬佩至深,但由於當時管理部门未能及時通知崔,他未能亲临悲伤之际)。真正有良知和感情的人,都应该把陳素真放在首位。如果再次举行这样的排行榜,我也一定会把陳 素 真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