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与房兵的自然对话
陈炯明简介: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广东军政领袖。早年秀才,后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毕业优等。参与辛亥革命和黄花岗起义,为敢死队第四队队长。武昌起义后,他组织民军起义,并在惠州成立共和军总司令部。随后,他与孙中山合作,但因政治见解分歧而决裂。他主张“联省自治”,逐步走向全国和平统一,而孙中山则倾向于中央集权并以武力北伐。
1922年4月9日,孙中山要求陈炯明参加北伐,并筹措500万元的军费,但陈炯明无法接受,这导致他被罢黜。在此期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但奉军很快被吴佩孚击败。这使得南方的北伐变得不可避免。
5月8日,孙中山委任叶举为粤桂边督办,以示对粤军的信任。但是叶举并不领情,在5月20日率领粤军开入省城,对这次行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派希望陈炯明马上回省恢复职务,而另一派则希望由叶举领导,与孙中山彻底决裂。
6月1日,孙中山返回被重重包围的广州,但高级将领没有应邀前来,只有几名下级官兵出席。这时他对他们说:“告诉你们的长官,不要以为据守白云山,便可胡作非为,我立刻上永丰舰,升火驶入东江射击你们。”
然而,在这个紧要关头,陈炯明拒绝到达广州,与这场动荡无关。当他说过,“一旦粤军叛孙,则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态发展。
随着徐世昌辞职带来的可能和平统一曙光,以及蔡元培、胡适、高一涵等人呼吁孙中山市面的同时下野,这个问题似乎即将得到解决。但遗憾的是,这些努力都未能实现,因为孙中山市面下的宣言最终未能实施,最终导致了更多混乱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