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世界十大思想家百科中的诗文巨匠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的诗文全集
读陶渊明归去来
宋代:邵雍的归去来兮任我真,是事虽成往意能新。
何尝不过如斯世,其那难逢似此人。
近暮特嗟时翳翳,
向荣还喜木欣欣。
可怜六百馀年外,
复有闲人继后尘。
三十年的吟
宋代:三十年的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
天生天杀何尝尽,
人是人非殊未休。
善偶鸳鸯头早白,
能啼杜宇血先流。
春园中的吟
宋代:晴窗日初曛,
幽庭雨乍洗。
红兰静自披,
绿竹闲相倚。
观物的吟
宋代:时有代谢,
物有枯荣。
人有衰盛,
和君实端明花庵二首
宋代:不用丹楹刻桷为,
穷达的吟
宋代穷不能卷,
邵雍生活简介
在他的文学和政治职业生涯中,他以其深厚的儒家文化背景、广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而闻名。他在多个朝廷担任重要职位,但他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在文学上,他以其独到的风格创作了一系列著名作品,如《皇极经世》,并且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文学家和思想家。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宋朝末期——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存在,那就是邵雍。他以其坚定的信念、卓越的心智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一贯尊重,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遗产。他是那些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人们永恒的榜样,也是我们今天学习交流的一个重要参考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