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数学天赋虽重要坐得住才是征服月球站的关键
为了成为一名杰出的数学家,除了天赋外,更重要的是“坐得住”。这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的回答。他的座右铭是:做出“漂亮”的推导过程,这比任何天赋都更为宝贵。在数学院的安静研究环境中,周向宇从未停止过探索,他的每一天都在思考和讨论中度过。
早年间,当周向宇还只是一个13岁的初中生时,他就被数学深深吸引。他参加了郴州市数学竞赛并获得第一名,这标志着他对数学事业的坚定承诺。那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要追随华罗庚、陈景润等伟大的数学家的足迹。
自学是周向宇学习方法的一部分。他会选择不看答案,只凭自己的思维来解题。当他能独立完成一个美丽而正确的推导过程时,那种满足感将无与伦比。这习惯养成了他独立思考和专注于研究的心态。
陆启铿,是华罗庚回国后在多复变领域首批几位大师之一。作为陆启铿的学生,周向宇受到了严格训练,为其未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年的钻研终于带来了突破,在1997年,周向宇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扩充未来光管猜想。
回国后,周向宇继续在数学院致力于多复变和复几何研究。他希望把大部分时间留给数学问题,而不是行政工作。他建立了一些独到的理论,并解决了一系列困难的问题,这些成果被认为处于高水平。此外,他还培养学生,让他们掌握新知识、学会思考,每个星期至少举行三次讨论班直至深夜才结束。
尽管远离物质富裕,但生活有基本保障,对于如同清贫生活所适应的人来说,就已经足够。家人从未给予压力,而是支持他的研究工作。因此,无论如何,都希望能够让青年人安心做研究,没有后顾之忧。而对于自己的兴趣转变,也笑言:“我小时候兴趣蛮广,现在兴趣越来越单一了,因为数学太大了。”
总结来说,“坐得住”这一品质,比起天赋更为关键,它使得一个人能够专注于自己的道路上,不因外界干扰而迷失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像 周向宇这样的学者,将来他们会如何利用这种品质去开拓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