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中的音乐魅力
他家乡的庐剧音乐就像一股浓郁的文化香气,伴随着他的成长。1958年,他凭借精湛的二胡技艺,考入了安徽省艺术学院,那里的三年学习让他深刻理解庐剧音乐,并学会了作曲。他自称对庐剧有着超越黄梅戏的熟悉度和喜爱程度,但当时同班四人中,只有他坚持不懈,而其他三人早已放弃。然而就在毕业之际,他准备展现才华的时候,学校却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这让他感到迷惑和失望。但是学校领导的话,让他心服口服:“我们要为庐剧留下一个种子。”虽然这个“种子”没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它埋下了一颗将来可能会开出奇迹的种子。
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招收庐剧班,这段时间里徐代泉一直处于学无所用状态,最终决定转向黄梅戏。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因为庐剧与黄梅戏之间存在根本差异。为了迅速掌握新技能,他采取了一种笨拙但有效的手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在老师上课时,他认真记谱,由于技术上的优势,他比那些十几岁的小孩更快地学会了这些曲目。当整个教学曲目基本由他负责后,他成为了 黄梅戏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事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它充满挑战和辛劳。写作曲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情感投入,有时候连续几个星期都无法完成一个音符。而且,与许多作曲家一样,徐代泉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投入到了创作中。当完成作品后,即使是悲伤的情节,也会让自己流泪。如果能听到演员录制的声音,再坐在音响前细听,那份陶醉之情简直难以言喻。
徐代泉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在本校教授,还担任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无论何时,都保持着教书人的热忱。在创作方面,不仅参与电视电影制作,还为60多部教学歌曲提供过音乐,如黄梅戏、京剧等诸多不同的传统歌舞形式。在研究领域内,作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以及主编“泗州戲”、“安慶弹腔”等劇種篇章獲得“編纂成果二等獎”。
谈及安徽黃梅戲電視劇中的名著,其中一個名字不可或缺的是徐代泉,這位65歲高龄仍然活跃于学术界的人物,是黃梅戲音樂電視劇創作者之一。他曾任職於安徽藝術學校及大學藝術學院近二十年的教研室主任,在退休後依然担任中國戲曲學院與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一生致力於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歌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