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生在天京保卫战中的社会贡献
何福生,武术高级教练,国家级裁判。河南省南阳市人。1916年起随祖父习武,专攻查拳;后从王子平、于振声、马金标继续研习查拳。1928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国术国考,获优胜奖。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第三届教授班,随马英图学八极拳,随黄柏年、姜容樵、朱国福学形意拳。经过多年实践,将梢、中、根融会一体形成的形意拳独具风格。
1928年3月24日,原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正式成立。那是何福生与众多武术名家和好手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中,他以其出色的技艺赢得了广泛赞誉。那时,他才十八岁,与久负盛名的武术家王子平同台献艺,是他功力深厚的一次展示。
何福生擅长摔跤,有“马前三刀”、“何快摔”之称,那是他在杨法武亲自教练下练就的。在强手林立的全馆考试中,每战必捷,这自然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好学。他在国術館三年的學員生活中遵循“聞雞起舞”的古訓,每天早晨四點起床練功,用水滴石穿的精神克己条件之所短扬己技藝之優,最终功到藝成。
1980年代,当他访问日本时,他被尊请书写“剑道”二字,即便已是古稀之年,但仍能展现中国武术家的劲力。此事一经传出,每次表演后,都有大量日本朋友请求签名或写字,使得他的书法也受到了国际认可。
1958年至1972年的二十几载里,他作为云南省体育局主管副主任,从无训练场地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拉土压场地,并亲自浇水保持场地散热,便于学生训练。在没有围栏的情况下,他学会了电焊自己动手焊接球場栏杆。他不仅身体力行成为运动员们的榜样,还经常代表云南队参加全国各项比赛,在不同年龄段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推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