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东势的隶书写法曹全碑在自然中流淌
倪文东,陕西黄陵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三十年来,他致力于书法教学、创作和研究,主编或出版了30余部专著、教材和工具书。他的论文发表20余篇,其中一篇获得全国第六届书学理论讨论会二等奖。他在北京、西安、太原、新疆以及黄帝陵等地展开个人书法篆刻展览,并且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中山碑林博物馆及清华大学收藏有其作品。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同时是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中书协理事、中共教育委员、北京人文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及长城书画研究院院长。此外,他还是京师印社社长。
宋代诗人严羽提到诗歌有“悠游不迫”和“沉著痛快”的境界,而倪文东的书法正是体现了这种“沉著痛快”的力量。他的篆隶之道深受喜爱,其古文字取材广泛,从甲骨到金文,再到楚简与秦小篆,每一种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他注重厚重苍茫与开张劲健的表现力,使得笔墨间流露出秦度量诏版篆的意趣,以及秦刻石小篆的古厚气息。
在隶书方面,倪先生追求的是一种古朴生涩的趣味,以汉隶诸碑为准,如《莱子侯刻石》、《石门颂》的风格相通。在他笔下的隶書,没有华丽装饰,只是让笔画自由舒展,不求匀净,却又避免过分粗糙,这种独特格调需要对形式进行敏锐的大胆捕捉,同时也意味着放弃某些成见。
他的每一笔都是从大胆中挣脱出来,用力的润燥相映结字方圆并举,让章法疏密既有层次感,又富含动感,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更多未写出的故事。这一切,都源自他那蓬勃而豪迈的心态——那种沉著痛快的笔歌墨舞,是他个性所铸就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与他出生的黄土高原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