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鸿探寻国学之道于自然之中
在北宋时期,淳夫先生(约1023-约1085年)以字号著称于世,他的艺术生涯与熙宁、元丰之交(1068-1085年)重叠,这一时期正值宋神宗的统治。淳夫先生曾担任翰林待诏直长,并在图画院艺学方面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
他以山水寒林为主要题材,深受李成法则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山石常用“卷云”或“鬼脸”皴法来表现,其笔触劲健而树枝如蟹爪般垂下。这一点体现了他的独特笔法和创作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技巧不断精进,不仅早年作品工致且后来的作品更加壮观。他常在素壁上绘制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等景象,以此来展示自然界中变化万千的情景。
淳夫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位理论家。他曾参与对秘阁藏画品目的评定,从历代名画中汲取经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被誉为北宋后期山水画中的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列为五代北宋间山水大师。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学习自然,如春日山清新如笑语夏日山绿意浓如滴露秋日山明净如妆容冬日山惨淡如睡眠。这种观察和感悟反映在他的构图上,其中包含高远、中远及平远这三种构图法,使得他的作品既有深邃又富有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