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之魂乔慧杰如同古老戏曲大全中的璀璨明珠照亮了舞台的每一个角落
在乔志良的童年,南京这座城市就像一面巨大的舞台。他的父亲在那里开设了一家剧场,让十岁的乔志良有机会与孟燮卿老师学习京剧。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仅学到了戏曲的精髓,还从人师出生的人教艺,而后入厉家班正式成为一名表演者,艺名更换为乔慧杰。当抗日战争爆发,他随着班级社团流离失所,先后来到四川和云南。在19岁那年,他完成了学业并加入刘家班,在重庆继续他的表演生涯。
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乔志良回到了南京,在江苏各地继续他的表演生涯。建国后的他,又转移到芜湖、九江和安庆等地,不断寻求新的舞台。他还曾参加过安徽省的一次暑期艺人培训,并担任了一段时间京剧队的副队长。
1953年的春天,一位名叫李力平的人成了他的合作伙伴,他们一起执导了一出新编改版的传统戏《天仙配》。在这部作品中,他们共同创作并指导了两场戏中的集体舞蹈,这些舞蹈既展现了传统风格,又带有现代感。之后,他又成功执导了多部黄梅戏,如《告粮官》、《女驸马》、《罗帕记》、《荔枝缘》、《碧玉簪》、《刘三姐》以及《年青的一代》,甚至参与制作了梆剧电影《寇准背靴》,还有电视连续剧《严凤英》的戏曲技术指导工作。这一切都证明了乔志良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黄梅戏导演,也是对这一艺术形式不断探索和发展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