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公公元前664年为什么说秦灭六国
秦宣公:秦德公之长子,元年(公元前675年)参与周王朝宫廷斗争,辅佐惠王平定内乱。三年(公元前673年),协助郑伯、虢叔恢复惠王正统。其后,周惠王剥夺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的土地,与蔿国发生冲突。二年秋(同上),他们联合苏子奉攻打惠王,但失败,迫使苏子奉携带王子颓逃往卫国。
此时,秦宣公遭到近臣劝说,以勤王名义出兵支持惠王。但他拒绝干预,这一决策基于三点考量:首先认为惠王强取臣子的土地不合法;其次认定篡位者仍是周庄王血脉,不宜外人介入;第三自知秦国实力有限,即便成功也难以维持。
从当时局势看,秦宣公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他的政策帮助秦国获得了四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在其他国家忙于内讧之际,他坚持德公遗志,不轻易动用军队,从而保持了国家稳定。这段历史为后来的和平环境奠定了基础,为秦国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