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营养日曹邺健康餐桌智慧成长
曹邺(816~?)晚唐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字号是邺之,而阳朔乃他的家乡。自幼他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学识渴望,勤奋地投入到书籍的世界中去,不仅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考取进士,这使得他流离失所,在长安城中漂泊了整整十年。
直到大中四年的那一年,他终于在一场繁花似锦的考试中取得了进士之职,然后旋即被任命为齐州推事,并且担任天平节度使幕府中的重要官员。在咸通初年的岁月里,曹邺又一次调动工作,成为太常博士,这之后不久,他又迅速升迁为祠部郎中,并被委以洋州刺史之职。在吏部郎中的岗位上,曹邺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品行赢得了人们对他的赞誉。
然而,在咸通九年的某个时候,曹邺选择放下一切官职权利,返回到了桂林这片遥远而宁静的地方。他在那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是在这里找到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诗歌。他的五言古诗尤其令人称道,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实,还体恤着百姓疾苦,用尖锐的话语来针砭时代的弊端。
关于曹邺的事迹,我们可以从《艺文志》、《经书题解》以及他留下的《曹祠部集》这本诗集里得到更深入了解。而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并肩作战于晚唐文学领域中的那些著名诗人的名字,就像星辰一般闪耀,其中尤以曹邺才华横溢而闻名遐迩。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从郎中到刺史,再到吏部郎中的角色,每一个位置都让他有机会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
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上不得志的心声,以及对时政的一些讽刺。比如,那首名为《官仓鼠》的绝妙小品:“官仓老鼠大如斗,看人开仓亦不走。这健儿无粮,只剩百姓饥饿,却不知朝朝夜夜进入君子的口袋。”还有那首《怨诗》(其中之一):手推车轧土,一天忙碌至暮色降临。尽管辛劳奔波,但成果微薄,没有分得一粒谷物,只能留下老农耕作。一切这些作品,都充满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对于权贵欺压百姓这种情况进行强烈抨击,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让人感到一些东西似乎有些隐晦但却非常明显。
至今,我们还能够阅读并欣赏到这个伟大的文学家的遗产,《曹祠部诗集》共两卷,是我们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怀的一个窗口。而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则可见诸于后世编撰的大型文献,如《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它们详细地记录了这一位文学巨匠的一生及其成就,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情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