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贸易与经济 > 院士风采丨姜涛科研管理系统引领低碳生产共创钢铁与蓝天碧水和谐共生新篇章

院士风采丨姜涛科研管理系统引领低碳生产共创钢铁与蓝天碧水和谐共生新篇章

编者按:6月26-27日,近百位院士将齐聚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共赴一场科技盛会——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他们是“科创中国”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文明前行的探索者和开拓者。红网开设《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风采》专栏,致敬他们的创新精神,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刘志雄 实习生 陈颖 长沙报道

和钢铁打交道30多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多项研究实现了我国相关领域从0到1的突破。

让我国钢铁工业“吃”上能耗低、品质高的“精粮”,一直是姜涛研究奋进的初衷。这些年来,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实验,但谈起钢铁之路的荆棘,他总是说:“这是国家需要的技术,做起来很有动力。”

而姜涛真正与钢铁结缘,那还得从43年前说起。

1979年夏,姜涛接到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团矿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安徽淮北的16岁少年,踏上列车,前往从未去过的湖南长沙,就此开始了他的“钢铁”研究生涯。

20世纪80年代,我国steel精料生产技术落后,其能耗高、效率低、品质差、高污染大,无法满足工业快速发展要求,在面临着严峻挑战时期。

1985年的宝钢参观学习深深地触动了他内心,也坚定了他为祖国steel事业贡献自己力量决心。

历经20余年的攻关研发开发出超高料层均热烧结关键技术及多种难处理iron矿生产球团成套技术,该项技术在宝钢实施成功后迅速在全国大部分steel企业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内需steel精料问题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个不仅对学术术语感到熟悉的人物,对于低碳绿色生产方向以及电炉短流程发展更感兴趣,因为这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自2003年的国外访学归来以来,一直致力于新工艺研发,以应对国内不锈steel需求增加的问题,并最终在15年的努力后成功攻克关键技术,将平均每吨镍 铁电耗降低600度,并成功研发低温成本制备镍 铁新工艺,将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为我国内需不锈Steel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能力。

关于即将召开第24届中国科协会议的事情上,他充满期待。他瞄准的是"短流程"和"low-carbon metallurgy technology", 两个领域都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为low-carbon green production, and for the grand goal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相关报道:

《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风采》专栏,《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风采》专栏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贸易与经济 明朝人口最多多...
明代人口高峰:万户千里之盛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人口最多的朝代之一。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的人口数量达到数以亿计。特别是在洪武年间,即朱元璋即位后的几十年内...
宋朝贸易与经济 明朝那些事谁播...
揭秘历史剧之王:明朝那些事背后的制作团队 在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中,历史剧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类型。尤其是“明朝那些事谁播的好听”这部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
宋朝贸易与经济 勇士统帅大明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豪杰如星辰般闪耀着光芒。朱祁镇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以超凡的武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大明朝初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他的身上,我们...
宋朝贸易与经济 书法大家的故事...
陈新亚,书法大家的故事——一位艺术探索者 出生于湖北蕲春的1962年,他在1983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如今,他不仅担任《书法报》主任编辑和书刊编辑...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