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淳生中国超声电机奠基人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足迹
他是我国首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超声电机奠基人。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赵淳生在2021年被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并且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说:“我一定要搞出中国人的超声电机。”赵淳生敏锐感觉到超声电机对航天器也有用,因此决定开始学习超声电机研究。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放弃美方待遇,回到南京,与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共同在一个20平方米房间里研发出我国第一台能够实际运转的超声电机。
2000年11月,赵淳生被确诊为肺癌,并在病榻上完成了多份研究报告。他不仅战胜了病魔,还获得了国家奖项,并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直没有放弃科技报国梦想,每天工作到深夜。他誓要将超声电机产业化,并经历过三次失败,但都不言放弃。在2017年,他创建了南京航达超控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的一款46克重的超声电机用于嫦娥三号,其后又继续使用在嫦娥四号和五号上。此外,该公司还成功应用于行云二号卫星01、02星的激光通信系统中。这一成功意味着赵淳生的团队为空间激光通信终端解决了一个关键核心技术。
尽管现在不是最美,但他表示愿意更加努力,让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彩。83岁的赵淳生如是说。(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