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上传说中的一本神秘古籍万古丹经被一位名叫王魏伯阳的学者发现他的故事将带我
王魏伯阳,字云牙子,以字行于世,其籍贯有多种说法,但根据他自己的文字,我们可以找到他的真实身份。他在《周易参同契》中提到:“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这句话表明他是郐国人,从而确定了他的出生地——密县(今河南省密县),东汉时为中央直辖区河南尹所辖。
魏伯阳为了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出生地和意趣,采取了隐晦曲折的文笔来表达,这种写作风格体现了当时文人的谶纬手法。在《周易参同契·五相类》中,他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来署名:“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以下,遨游人间。”通过这种隐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追求内丹炼成、超脱红尘的人。
魏伯阳生活在东汉大兴谶纬之风的京畿之地,又是黄老道从东汉宫廷信仰转入民间信仰的特殊历史时期。大约从汉安帝到汉桓帝(公元107——167年)这一时期及其前后。作为高门望族出身,他接受了蒙受着谶纬神学思想的儒家经典,并深入学习民间流传的黄老宗教观点,更接受了民间流传的神仙丹术思想。他不愿做官,而是酷爱道术,对大易、黄老、炉丹学说精益求精,最终达到当时炼丹水平最高峰。
据记载,在炼制神丹的时候,有三个弟子对他的忠诚程度进行考验,他们均未能通过测试,只有最后一人真正理解师傅不会骗人,也没有服用丹药。但最终他们都未能成为真正修炼成功的人。这段故事反映出了魏伯阳对于修行者的严苛标准,以及对内心纯净与诚实态度要求极高。
至于魏伯阳炼制神丹究竟采用什么原料和方法,这个秘密始终留给后人解答。而他留下的著作,如《龙虎经》,则提供了一些线索,让后来的修士们继续探索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周易参同契》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它不仅是一部完整的心灵养生的系统,还影响着许多科技发明创造,为中国技学技术史上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