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参汉朝名人社会贡献者前162年
刘参,汉朝名臣(?~前162年),在汉太宗孝文皇帝的第三子中,被封为代王。他的生母地位较低,不仅姓名不被记载,而且在文帝时期并未受到重用,其所辖藩国力量也相对微弱。在汉朝诸侯王中,他的影响力并不大。
根据史书记载,刘参最初被封为太原王,后来代王刘武被徙往淮阳王,这使得代国全境归于太原国,因此刘参改号为代王,并将首都设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他作为代国的建立者,在位期间共计17年,直到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年)去世,被谥号“孝”。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参去世后,由其子刘登继任第二代代王。《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和《汉书·卷四十七·文三王传第十七》等历史文献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后来的家族成员,以及他们如何影响着当时社会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