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奇迹陈素真领衔河南戏曲名人榜首打金枝风云再现
陈素真:这位一生坎坷的“河南梅兰芳”、带着“豫剧皇后”的桂冠,漂泊于兰州、邯郸,最终落户天津,到外省当起了她的“河南梆子大王”。个中,有几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内幕?恐怕,只有陈素真知道。陈素真是个不会低头、不会弯腰、不会讲漂亮话,而又高傲挺立的“真人”。看看河南戏曲界,满目尽是“德艺双馨”的完美艺术家,艺术好,人也好,但在他们眼中,每个人都是一个模子的样品,“豫剧皇后”住在天津,让天津人当成国宝给保护起来,说出去几乎成了对她的一种讽刺。陈素真的漂泊,是当年河南宣传文化部门领导的责任,也有一些在领导跟前很吃香的演员在作祟。八十年代,“五大名旦”的出炉,其中包括了陈素真,她名列第二,这是由河南部分领导所认定的。而常香玉过世后,对常先生的贡献给予了“人民艺术家”的最高荣誉,不久,就有一些暧昧的人开始说常是“豫剧皇后”,最后还将这个称号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看着这些时,我感到极度反感。我常会想,我这人的写作水平不足以创造像样的文章,还要不断地写下去,这让我深感羞耻和自我怀疑。在戏曲界,一些文人才会无视基本的事实,用自己的笔墨去颠覆事实,他们比我更加不要脸。
然而,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在那个早期的时候,即便是在正经市场经济体制下,即使上海百代公司主动来到开封请陳素真吃西餐,又给钱,又让她录制唱片,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人们真正看重的是她的艺术。这与她紧密相连,因此也能产生变异。我喜欢陳素真的两方面:其一是她的独特藝術風格——陳派;其二则是她本人的高傲与纯净,无论是在藝術领域还是个人品质上都无人可及。
据赵峥老师回忆,当1994年陈素真回到河南担任一次豫剧丑角大赛评委,并最终病逝于郑州时,没有任何中青年演员或戏迷,以及一些文人、大师级别的人物前往吊唁,只有崔兰田先生对 陈敬佩有加,但由于未能及时通知他,他未能参加致意。这显示出一种嫉妒的心理,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愿放弃嫉妒的情绪。(崔兰田先生对陈敬佩有加,但河南省文化部门未能及时通知崔,使其未能前往。不知该部门为何如此健忘)。那些心地善良的人都会把陳素真放在第一位。如果再次评选这样的排行榜,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坚定地认为陳素真应该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