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数学高手周向宇坚持不懈胜过天赋坐得住才是王道
为了成为一名杰出的数学家,除了天赋外,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坐得住”的品质。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院研究员周向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此表述。他认为,这种毅力比天生的才华更为关键。在他的生活中,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分配给了办公室或教室,他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致力于探索数学领域的新高度。
从小,周向宇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书籍资源。他通过自学学习,并且养成了独自思考推导过程而不依赖答案的习惯。当他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漂亮的推导过程并感到满足时,他会感到非常高兴。这份习惯帮助他培养出独立思考和抵御外界干扰的心理素质。
1985年,周向宇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数学所),师从当时已是院士级别的陆启铿教授。陆启铿曾是华罗庚回国后在多复变领域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陆启铿严格训练下,周向宇得到了扎实的地基,这为他的未来研究奠定了基础。
十年的艰苦钻研最终让周向宇解决了一项长期未解之谜,即“扩充未来光管猜想”。这项工作获得了国际认可,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数学大事”,展现了如何借助数学揭示物理学中的隐藏知识。这次突破使得周向宇成为了国际多复变领域的一个领军人物。
回国后,作为数学院研究员,他继续深入研究多复变和复几何,并与学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他希望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这些问题上,而不是行政事务。此外,他也重视培养学生,让他们掌握新知识并学会独立思考,每个星期至少举行三次讨论班直至深夜结束,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理解。
尽管做出这样的牺牲,但对于生活有基本保障,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他感激家庭对他的支持,没有给予过任何压力。而他也希望能通过项目等方式提高青年人的待遇,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无需担忧物质安全。对于自己现在只关注单一主题——数学的问题,他笑着说:“我小时候兴趣广泛,现在越来越专一,因为math太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