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中国学术会议上的翎毛之笔挥洒着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与深邃的智慧
陶渊明(约365-427年),原名潜,字元亮,以五柳先生自号,卒后友人赠谥靖节先生。出生于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的家庭。他以其宅边五棵柳树而得名为五柳先生(这一说法未得到确证)。在宋代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了他“始家宜丰”的情况,而宜丰旧《图经》也提到过他的出生地。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重臣,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并被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早逝,其母亲孟嘉则是东晋有名的士族女性。
陶渊明29岁搬迁到柴桑地区担任江州祭酒及镇军参军职务,然后又担任彭泽县令。在仕途上,他因不愿与权贵交往,最终选择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与少子陶佟一起返回故乡宜丰,但四年后又回到浔阳地区去世。
历代方志书籍记录了许多与陶渊明有关的地方,如南山、柳斋、菊轩等,以及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这些都是纪念他及其生活足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