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历史人物田骈的智慧辉煌
田骈——战国时期的思想巨擘与教育先驱,曾是稷下学宫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与慎到齐名,以雄辩才能著称,其代表作品《田子》至今仍被后人推崇。田骈不仅在思想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他的个人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战国时期,这个时代充满了争鸣和活力,百家纷争,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国的威王为培养人才,不断吸引各地的学者前来讲学,并设立了稷下学宫。田骈作为稷下的知名人物之一,是彭蒙门下的学生,与慎到并称“稷下三杰”。
然而,在齐威王面临唐子的诽谤后,田骈不得不带领亲属逃往薛地寻求庇护。孟尝君闻讯后,即派车迎接,并以肉食米饭款待他,一日三餐丰盛佳肴。在冬天给予皮衣覆盖夏天则穿葛麻衣裳,再加上乘坐牛车或良马出行,这样的生活对比于他之前在齐国艰苦朴素的生活,让人感慨万千。
有一次孟尝君询问田骈:“你虽生长于齐国,却对那里还有何思念之意?” 田骈回答说:“我思念那位叫唐子的人。” 孟尝君追问道:“那位唐子不是指责你的那个人吗?” 田骈点头确认:“正是如此。” 孟尝君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回忆,而非全然抹去,那一刻,我们可以看到田骈心中的复杂情绪,以及他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怀旧之情。
尽管目前已无法确切了解其具体著作,但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知道,《汉书·艺文志》记载《田子》共25篇,但这些作品现已散失无存。然而,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物而言,他们留下的思想成果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和启发意义。
庄子评价过这批人物,其中包括彭蒙、慎到、陈(即陈驹)等,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精神气息。而黄玉顺则认为彭蒙所倡导的道理以及他的弟子如田骈,都有着深邃的话语,同时他们都能体会自然界万物之间不可或缺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自然法则探讨的大环境。而且,从庄子的笔触来看,他似乎更偏好那些能够超越世俗规矩、遵循大自然法则的人类行为模式,而不是那些局限于外表权势而忽视内心智慧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