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穿越千年见证中国历史的长河流转
人物生平
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庄周出生于宋国蒙。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而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哲学思想
据《史记》记载庄周“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
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是庄子的提倡的一种境界,他认为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稳定性的和差别性,他提出主观精神境界,即绝对同一即齐,并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处世哲学
对于君主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人生的态度,“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一怒;时其饥饱,不达其中心。”
他的主要成就是文学作品,《内篇·德充符》:“游于羿之彀(gòu)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是命也。”这表明了他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大力赞扬。在他的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像游猎中的箭一般,在生命过程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被任何力量束缚或压抑。
主要著作
《内篇·德充符》
《外篇·秋水》
《杂篇·让王》
总结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他的哲学思想体现了朴素辨证法因素,但又因为缺乏系统性,被批评为诡辩主义。此外,由于文笔优美,他留给我们许多美丽且富有寓意的话语,让我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能够感受到自然界间那份神秘而又不可思议的情趣。这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了解,也促进了中华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