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勤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严凤英的伙伴
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的童年充满了黄梅戏的回声和音乐的旋律。每当夜幕降临,他总是跟随着民众黄梅戏剧团的声音,坐在门口聆听排练,这些声音成为了他心灵深处最珍贵的记忆。他的热爱使他在小学时就学会了拉二胡,而后来,因为没有条件购买真正的二胡,他便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
1954年,程学勤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募成为一名主胡演奏者,这也是他正式踏入黄梅戏世界的一步。在这里,他遇见了时白林老先生,并对他的《春香传》产生了无比羡慕。他开始尝试作曲,但由于缺乏专业训练,他只能通过自学乐理和学习黄梅戏知识来弥补不足。凭借坚定的决心和不懈努力,程学勤很快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
从1955年的《杜鹃》到2005年的《明月清照》,程学勤共创作了204部黄梅戏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创新并保持着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心态。这份毅力和勇气,使得他成为了安徽省内闻名遐迩的自学成才者。在1984年、1988年以及1990年代初期,他创作的大型 黄梅戏作品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优秀作曲奖及多个国家级奖项,这些荣誉只是表明其艺术才能的一个侧面,而更多的是来自普通观众对他的喜爱。
对于这些认可,程学勤感到非常骄傲。他认为,只要能让人民群众喜欢,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他也提倡保持原汤味道,不断创新,同时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份追求,是他生活中最为核心的话题,也是他一直坚持不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