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勤黄梅戏音乐工作者谱写天仙配新篇章
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的童年充满了黄梅戏的回声和民间音乐的魅力。六岁那年,他跟随一个瞎眼算命先生走了十里路,只为听到二胡的声音。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剧团排练场,他每天都要偷听他们排练,直到深夜散去。这份痴迷不仅让他学会拉二胡,还促使他在小学时就开始自己做皮肤制成的小提琴。
1954年,程学勤还没毕业就被一家民众黄梅戏剧团录用,从事主胡演奏工作。1955年,他遇见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并对他的《春香传》产生了强烈向往,这激发了他自己也能创作出这样的曲子的愿望。他开始学习乐理和黄梅戏知识,对音乐的热爱和勤奋好学,让他很快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作曲家。
半个世纪里,程学勤创作了204部黄梅戏,其中包括《杜鹃》、《渖婿招婿》、《公主与皇帝》等多部获奖作品。他不仅是安徽省黄梅戏音乐界的一员,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在他的作品中,有些如《山乡情悠悠》,赢得“2000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尽管获奖并不多,但程学勤最自豪的是自己的作品深受老百姓喜爱。对于如何保持原味唱法,以及如何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问题,他有着坚定的主见:继承传统、发展传统,以新面貌、新姿态展现给观众。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创作出有个性、有生命力的作品,为人们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