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程学勤的艺术风采
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的童年生活中充满了黄梅戏的色彩。每当夜幕降临,家乡的小伙伴们就会聚集起来,用他们朴素的声音演绎着《白发人》、《桃花扇》等经典剧目,那些旋律和歌词深深地融入了他心中的记忆。
程学勤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甚至追随一个瞎眼算命先生,一路跟着他走了十里路,直到那个老人的二胡声消失在远方。他回家的路上,又独自一人再次踏上了归途,这一段经历让他的内心世界被音乐所征服。
尽管如此,在小学时期的学习中,他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拉二胡,并且在未成年时就用皮做了一把二胡。他的天赋和坚持,最终引起了民众黄梅戏剧团的注意,他们邀请他加入团队,从事主胡演奏工作。
1955年,他遇到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对《春香传》的旋律赞不绝口。这份羡慕激发了他自己也能创作出类似作品的心愿,从此开始涉足作曲领域。在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情况下,程学勤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和不断学习乐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为黄梅戏注入新的活力。他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杜鹃》、《渖婿招婿》、《公主与皇帝》,这些作品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有的还获得过国家级奖项。
1984年的《渖婿招婿》,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1990年的电视剧《黄山情》以及1992年的电视剧《桃花扇》,都是程学勤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所得果实。这些作品不仅赢得了专业评委会的一致好评,也深受观众喜爱。
对于个人成就,程学勤有着自己的看法:“虽然我没得到很多奖项,但只要老百姓喜欢,就已经是最高荣誉。” 他坚信,要想写出好的曲子,就必须保持个性和创新,同时继承传统文化,让新旧相结合成为黄梅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结来说,无论是在个人还是艺术上的成就,都展示出了程学勤作为一位自学者在黄梅戏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