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智亭国学培训的先行者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闵智亭,1924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自幼家学渊源,喜读《留侯传》及陶渊明诗词,常怀出世之想。在日寇侵华的艰难时期,他辍学投身道教,于1941年2月入华山出家修道,遵奉全真华山派。
闵智亭在道观中担任多种职务,从八仙宫的知客、行堂执事到武汉长春观的高功、巡寮等,每一步都深耕浅涉,不仅学习了道教经韵,还掌握了科仪。此外,他还曾师从赵理忠道长学习古琴弹奏技艺,并与商明修等有志之士共同研讨。
抗战胜利后,闵智亭继续他的学术探索。他先后在武昌长春观和上海白云观深造,在福星观期间,更是结识了一批文化精英,如周济、徐元白和李理山,他们对他影响极大,使他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期,闵智亭参与翻检并修补珍藏中的《正统道藏》,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陈撄宁先生和丁福保先生,对他的学术兴趣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期间,他还参与组织成立华山服务社,并担任总会计职务。
1978年之后,由于中国政府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闵智亭得以重返华山,在那里恢复正常宗教生活,同时开展旅游服务业。他不仅研究道教义理,还撰写有关华山道教历史掌故,为后人留下宝贵文献。
1985年起,闵智亭开始主持中国道协“道教知识专修班”的教学工作,并逐渐进入中国国民政协系统。1992年,当选为中国国民政协第五届副委员长,此前他已经是全国政协第九届常委兼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再次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委,并担任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直至去世。2004年1月3日,在北京逝世,其生平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