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国学的钱霖难道不曾涉猎过
钱霖,字子云,以道士身份更名抱素,号素庵,是松江人。尽管生卒年份不明,但据推测,他在元朝仁宗延佑时期活跃。关于他的具体经历,一无所知。他以精通散曲著称,其中“醉边余兴”尤受赞誉,其作品风格工巧得体。
此外,他曾编辑了一部名为《江湖清思集》的诗文集,该集收录了许多当时的文学巨匠的作品,并传播开来。抱素博学多才,对文章有高超的掌握,不愿为世俗之用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因此他抛弃俗世,自号黄冠道士。
他最初在松江东郭建立了两间书房,分别命名为“封云斋”和“可月斋”。随后搬迁至湖州居住,最终定居于嘉兴市鸳湖畔的一处宅邸,这里他又改名为泰窝道人。这位艺术家留下了词集《渔樵谱》,由杨维桢序言,其中赞美其风格与寄闲父子相似。此外,他编纂的散曲集《江湖清思集》也颇受好评。
明代朱权将钱霖列入“词林英杰”之一百五十人,而贾仲明则在挽歌中描绘了抱素道人的形象:“抛弃俗世戴上黄冠,穿着草履麻绦袖袍宽大。他写下的《江湖情思》三千段,每一句都如同清风明月一般流畅;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醉余兴’多种多样。”最后,在白雪覆盖、黄茅丛生的环境中,他安坐于屋内,就像坎离星座频繁倒转般稳定而宁静。在这简朴但富有文化氛围中的素庵中,他享受着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