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学论坛上钱霖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名深不可测的智者呢
钱霖,字子云,以道士身份更名抱素,号素庵,是松江人。关于他的生卒年份和具体事迹,我们所知甚少,他大约在元仁宗延佑时期活跃。他以精通散曲著称,其中“醉边余兴”尤为出色,被誉为语言极其工巧。钱霖不仅擅长文学,还曾编辑了一些名家作品,如《江湖清思集》,并广泛流传。
他对学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章也非常熟练,但他选择了远离世俗,不追求世人的认可而自立门户,更改服饰,成为一位黄冠道士。这段时间里,他在松江东郭建了两个小屋,分别命名为“封云斋”和“可月斋”。
随后,他迁居到了湖州(今天的浙江省),最后来到嘉兴,在鸳湖上筑起了自己的居所,并将其命名为“藏六窝”,自称泰窝道人。在这里,他留下了一部词集《渔樵谱》,杨维桢作序赞叹其风格与寄闲父子相似。此外,他还编纂了一本散曲集《江湖清思集》以及撰写了《醉边余兴》等作品。
明代诗人朱权将他列入词林中的英杰之一,而贾仲明则在挽歌中赞颂说:“弃俗中路戴黄冠,草履麻绦袖袍宽。《江湖情思》三千段,屡清风明月,尝集醉余兴多端。”这表达了人们对于钱霖这种生活态度和艺术成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