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爱情诗名篇中的柳贯比喻之美的流动
柳贯,字道传,以乌蜀山人自号,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出生于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博学多通,精通经史百氏、数术方技及释道之书。他官至翰林待制,并担任国史院编修官,对朝廷大典有深入的研究和论证。柳贯在文坛上影响较大,被誉为“文场之帅,士林之雄”。他与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其作品包括《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等,其中的散文尤为严整而雄浑,有着强烈的议论能力。柳贯对当时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人们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理想和道德,这些言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问题。此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诗作古硬奇逸,意味隽永。在他的晚年,他继续从事读书写作,并收徒授学,最终病逝于大都(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