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邺的国学堂MP3下载之旅
我,曹邺(816~?),一位晚唐时期的诗人。我的字号是邺之,出生于阳朔。我自小就勤奋地阅读书籍,屡次参加考试却未能考上,但我流浪在长安十年左右。在大中四年的某一年,我终于考上了进士职位,并迅速被任命为齐州(今山东济南)的推事以及天平节度使幕府的官员。大约在咸通初年,我被调往京城担任太常博士的职务,不久便被提升为祠部郎中和洋州(今陕西洋县)的刺史,再次升迁为吏部郎中的高级官员。在我的仕途中,我以直言不讳著称。
到了咸通九年(868)的时候,我辞去了官职,返回了家乡桂林。尽管我有多方面的才华,但我最擅长的是作诗,尤其是在五言古诗这门艺术上。我创作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并且用尖锐的话语批评当时的一些弊端。我留下了一些著作,如《艺文志》、《经书题解》以及自己的诗集《曹祠部集》。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等晚唐名臣并肩而立,而我的才华尤其令人瞩目。当时,有机会担任过郎中的及刺史等重要职务,在这些位置上,我表达了自己对无法实现梦想的心情,以及对时政的一些讽刺和批评。此外,还有一些描绘山水风光的情感寄托作品。其中,就像《官仓鼠》的故事那样:“官仓老鼠大如斗,看着人来开仓也不逃跑。健儿们没有粮食,只剩下饥饿的人民,你谁让他们每天都要进入你的口腔。”还有那首《怨诗》(其中之一):,“手推车轧豆,一天到晚耕田。一无所获,只能叫做农夫。”
所有这些作品,都深刻地揭露了那些贪污腐败的官方人物如何剥削百姓。这让我感到非常痛心。
此外,还有两卷内容丰富的《曹祠部诗集》留存下来,其中关于我的事迹可以在《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这两本书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