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著名女性潘夫人简介
潘夫人,生于220年,卒于252年,是东吴孙权的皇后。她的父亲原是一位官吏,但因犯法被处死,她和姐姐都被送到宫中的丝织作坊成为宫女。孙权在看到她之后感到惊异,并将她召入后宫,封为夫人。
据记载,当潘夫人怀孕时,她曾梦到有人将龙头送给自己,她用下身的前衣接住。在公元243年的四月,她生下了孙亮,这是孙权最小的儿子。因此,孙权特别留意他,并使潘夫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十一月,孙亮被立为太子,而潘夫人则请求让她的姐姐出嫁,这一请求得到满足。当时,有传言说仙人授书,将会有改立皇后的消息。果然,在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的五月,潘夫人被册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太元。
然而,由于潘后的阴险、好妒以及谄媚逢迎的手段,一直以来,都中伤着其他妃嫔。她还私下向中书令请教吕后的临朝称制之术,最终导致自己的死亡。在神风元年的二月,因为照料病重的孙权而虚弱不堪,被宫人勒死,以谎称她是卒忤而亡。此事败露后,有六七个人因为牵连而遭受惩罚。不久之后,孙权也去世,与潘后同葬于蒋陵。
在《拾遗记》中,它提到当初由于她的容貌异常美丽,在织室工作的人们都认为她是神女,而且数百人都敬而远之。这促使吴主派华美车辆前往纳取她入宫,使得她深受宠爱。在一次游览昭宣台时,她酒醉坐在石榴树上,用火齐指环高挂其中,从此地方便叫做“榴环台”。这片段展现了她的预见力和智慧,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她的赞誉和敬畏。
尽管如此,由于後宮間屢遭諗言逐漸疏遠,当代史料记录下来关于其預見能力及智慧的事迹,让後來東晉時期钓台的地基仍旧存留,使得人们至今仍对这位三国名士保持着高度评价与尊崇。